Search

這兩天 #羅智強 議員的 #疫苗乞丐 說讓我很感慨,然而讓我更感慨或不解的是,有些朋友對外交的本質似...

  • Share this:

這兩天 #羅智強 議員的 #疫苗乞丐 說讓我很感慨,然而讓我更感慨或不解的是,有些朋友對外交的本質似乎不是那麼了解。

我要說的是,對request這個字的理解。

沒錯,在路透社的最初報導中,是有提到這批兩萬劑 #立陶宛 的疫苗捐贈,是應台灣「請求」(request)。

但,request跟乞丐,兩者可以劃上等號嗎?

當然不行。

原因很簡單。外交工作,每天都是在request。

👉request for a meeting 請求拜會

👉request for kind response 請求善意回應

👉request for email reply 請求電郵回復

👉request for apology 要求道歉

👉request for your immediate attention on this matter 請求立即關注此事

我還可以一直寫下去。真的寫不完。

而且,不是只有小國會向大國request,大國也會向小國request。大國之間、小國之間,都會request。國家與國家之間,原本就會相互request 。

Request 怎麼會等於乞討?

說個小故事。

我還記得我當年外派洛杉磯的日子。當時的處長,指派我去負責新墨西哥州業務。

New Mexico State,對許多台灣人來說很陌生。我接下這個州的政務聯繫業務時,一個聯繫的電郵或電話都沒有。

所以我該怎麼辦?

只能Google。

我打了無數通的電話,寫了無數封電郵,只為了request 對方的回應,讓我自我介紹,請求對方安排時間,讓我搭飛機過去轄訪。

當時的我,並沒有覺得我自己是乞丐。新墨西哥州的友人,也沒有覺得我是乞丐。儘管我們雙方在通信往返之間,我講了無數次的request。

幾個月後,新墨西哥州參、眾議會聯合通過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決議案,然後我帶了一個新墨西哥州議會參議長十人訪團回台灣。距離上次新墨西哥州出現這些友台舉措,已經是約莫七年前的事了。

認識新墨西哥州的友人,是我外交生涯最開心的事之一。

外交工作,基於平等互惠、相近理念。國家之間相互request 很正常,我們不會認為這是在乞討。

後來我在駐帛琉大使館服務,台灣對友邦雖然有援助計劃,但我們從來不會說友邦在向台灣「乞討」。我們用的詞,是「開發合作」(development cooperation )。

更別忘了,每年聯合國或世界衛生大會開會,台灣大使館也會request 帛琉政府幫我們在國際場域上仗義執言。

難道,帛琉會認為台灣在乞討嗎?並不會。因為這就是國際政治的本質。

向他國request 並不丟臉。

丟臉的是,無視每天幾千枚飛彈瞄準台灣以及不時派軍機來台灣上空叫囂的行為,反而對暴政政權搖尾乞憐,甚至還自我安慰「雙方有共識」。

去你X的共識。

先把飛彈撤下來,三個月不派飛機過來侵門踏戶,我們再來談談要不要有共識。

很難理解嗎?

國民黨的「乞丐說」外交思維,用一個英文字來形容很貼切:condescending。

意思是,總是用一種居高臨下、瞧不起對方的心態,在看待外交。

國民黨這個百年老店,該關了。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時代力量國際中心主任 台南一中 台大政治系 清大中國研究碩士 英國牛津大學外交官培訓專班 前台灣職業外交官 曾派駐洛杉磯與帛琉 著有【我在外交部工作】
View all posts